
13
2016
-
08
2018年珠三角自然村整治全覆蓋
來(lai)源: 中國環境(jing)報
廣東(dong)將加(jia)快推進(jin)農村環境連(lian)片(pian)整治
2018年(nian)珠(zhu)三角(jiao)自(zi)然村整(zheng)治全覆(fu)蓋
記者從(cong)日(ri)前(qian)召開的(de)2016年廣東省(sheng)農村環(huan)境保(bao)護工作(zuo)會議暨農村環境綜(zong)合(he)整治(zhi)現(xian)場(chang)會(hui)上獲悉,廣東將加大力度(du)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促(cu)進美麗鄉(xiang)村建設,計(ji)劃(hua)到2018年,珠三角地(di)區自然(ran)村(cun)環境整治覆蓋麵達到(dao)100%,粵東西北地區達(da)到80%以(yi)上,到2020年基本(ben)完成全(quan)省村莊環境整治任務。
5年投入省級(ji)農村環保專(zhuan)項(xiang)資金(jin)6.2億元
據(ju)廣東省環保廳(ting)介(jie)紹,“十二(er)五(wu)”以來,廣東省以生(sheng)態示(shi)範創建為抓手,大力實施(shi)以獎促治政策,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畜(chu)禽養殖汙(wu)染防(fang)治,以點帶麵不斷改善農村環境質量,農(nong)村環境保護工作成效明(ming)顯。
廣東省5年來共(gong)完成規模(mo)化畜禽養殖場汙染防治設施建設8000多家(jia),關閉(bi)畜禽養殖場1.7萬多家(jia),COD、氨氮排放量分(fen)別(bie)比2010年下降(jiang)11.57%和17.38%,超額完成了“十二五”時期減排(pai)任務。
“十二五”期間,廣(guang)東省累(lei)計安排省級農村環保專項資金約6.2億元,支持了417個以獎(jiang)促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(mu),涉及村莊1576個,受益人口約(yue)493萬人(ren),有力推動了各地農村生活垃圾(ji)收集處理、生活汙水處理、農村飲(yin)用水水(shui)源地保護、畜禽(qin)養殖汙染(ran)防治等。
廣東省組織(zhi)完(wan)成了全省典(dian)型(xing)鄉鎮集(ji)中式飲用(yong)水水源地基(ji)礎環境狀(zhuang)況(kuang)調(diao)查評(ping)估(gu)工作,全省134個鄉鎮(zhen)集中式(shi)飲用水水源地已開展水質定(ding)期監(jian)測。建(jian)成(cheng)珠海、中山兩個國(guo)家級生態市,深圳福田(tian)區等7個國家級生態區。納(na)入國家立法試(shi)點的《廣東省土(tu)壤汙染防治條例(草(cao)案)》將於近期報省政府審(shen)議(yi)。
2020年力爭建成300個(ge)省級以上生態鄉鎮
“廣東省要實(shi)現全麵(mian)小康,農村環境是短(duan)板中(zhong)的短板(ban)。”廣東省環保廳廳長魯修祿(lu)指出,“十三五”期(qi)間,農村環保工作將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為核心,加大(da)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,著(zhu)力解決損害人民群(qun)眾健康(kang)和(he)影(ying)響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(tu)出環境問題,提高農村環境監管(guan)能力,推(tui)動城鄉環境公共服務均等(deng)化,到2018年珠三(san)角地區自然村整治覆蓋(gai)麵達到100%,粵(yue)東西北地區(qu)達到80%以上(shang),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省村莊整治任務,力爭建成300個省級以上(shang)生態文明鄉鎮,推進農村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(zhan)。
據了解(jie),廣東省已(yi)經(jing)印發實施《廣東省農村環境保護(hu)行(xing)動(dong)計劃(2014)》,同時正(zheng)在抓緊編製(zhi)廣東“十三五”農村環保規(gui)劃。廣東將(jiang)以重點流域(yu)、重要水源地周邊農村為環境整治重點(dian),確(que)保完成環境保護部下達的3500個村莊整治任(ren)務(wu)。建立和完善鄉鎮飲用水水源保護監測製度,力爭(zheng)到2020年,全省800多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,珠江三角洲(zhou)地區實現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監測全覆蓋,其他(ta)地區達到80%以上。
同(tong)時,將加強(qiang)生態示範創建,珠江(jiang)三角洲9市要全麵開展國家生態文明示範(fan)市(shi)創(chuang)建,自上而下,推動抓(zhua)好(hao)生態文(wen)明鄉鎮等細胞工程創建,力(li)爭到2020年建成首(shou)個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城市群。
堅持整縣推進打(da)造美(mei)麗(li)鄉村精(jing)品(pin)
“要(yao)堅持整縣推進,發揮(hui)縣(xian)委(wei)、縣政(zheng)府統籌(chou)部署,協調整合各部(bu)門(men)、社會各(ge)方(fang)麵的力量(liang)和資(zi)源,共同促進美麗鄉村建設。”廣東省環保廳負(fu)責人指出(chu)。
據悉,“十三五”期間,廣東省環保廳將選擇(ze)一(yi)批工(gong)作基礎條件相對成熟的縣,打造一批美麗鄉村的精品示範點,力爭成為實踐(jian)“綠水青山(shan)就是金山銀山”的樣板,其中,今年已確定了16個縣作為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的示範縣,在(zai)資金、技術(shu)上給(gei)予支持。
示範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將做(zuo)到“六(liu)個統(tong)一”:統一全民認(ren)識(shi),發揮村民主人翁精神和主體責(ze)任;統一規劃設(she)計,編製全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規劃;統一資金管理,整合各種(zhong)涉(she)農資金,利用PPP等市場化手(shou)段、鄉賢(xian)捐建等方式,撬動民間社會資金,解決資金難題(ti);統一建設管理,全縣統一招(zhao)標(biao)建設,全過程環境監管;統一運行維護,探索第(di)三方專業(ye)化(hua)運營(ying);統一考(kao)核評價,納入(ru)鄉鎮年度考核,實行“一票否決”。
中國環境報(bao)記者(zhe)鍾奇(qi)振(zhen)通(tong)訊員黃(huang)澤欣(xin)
東莞三廢檢(jian)測之工業廢渣有(you)哪些危害?目前很多城市都出現了比較的工業製造廠家,這(zhe)些廠(chang)家的入駐,那麽(mo)城(cheng)市中久(jiu)難免(mian)會有工業三廢的出現,所謂(wei)三廢就(jiu)是廢氣、廢渣和廢水,而工業廢渣就是(shi)成產時產生廢(fei)棄(qi)殘渣,危(wei)害甚(shen)廣。